2.心靈上的昇華
2-5-3.面對死亡不必恐懼,因為…(三)
文:奧賣葛、奧姐姐、奧妹妹 / 校正:抽刀斷水
最後更新日期:2017年7月2日 (撰文日期:2017年2月18日)
分享文章
續前面兩篇:
親人朋友的死亡
比起面對自己的死亡,面對親人及朋友的死亡往往更難受痛苦。死人不再需要在生的人,但仍在生的人卻會失去了已死的人的陪伴。對親人朋友死亡的哀傷有三個層面—對亡者死亡本身的悲傷、對他的不捨之情和生活上不適應。
對死亡本身的悲傷
對於親人朋友死亡這件事很難受的原因,可能很大部份是來自於不知道亡者到哪裡去了、過得怎麼樣、會不會很孤獨等等。
如果覺得這文章一開始講過關於死後世界的說法合理,可以猜測亡者的意識有可能還在周圍,只是你看不到;又或已到了類似天堂的地方;又或已去輪迴了。瀕死經驗的人告訴我們,死後意識的感覺多是覺得安全和被愛的;如果到了天堂那也應該是個好地方;即使假如他做了惡事而下地獄,那也很可能不是永久的;如已去了輪迴的話,那他又已重新做人了。因此,如相信死後還有意識,也可以想像他很可能過不錯,不會很孤獨。總之,他正過著死後正常的生活。所以,如想要死者在另一個世界無牽無掛的話,活著的我們也應該嘗試放下悲傷,讓他安心在他的新世界生活。
如無法接受死後意識不滅的說法,認為人死如燈滅,不再存在了,那麼活人想像的「可憐」、「孤獨」、「苦悶」也就與死亡的人毫無關係,這些都只會是活人一廂情願強加在不再存在的他們身上的幻想。
知道了死者不會感到痛苦,活人也可能還會接受不了他們「消失」了。就如剛才說過,在物理學的角度裡,空間和時間其實是一體的—三維的空間和一維的時間,就是四維的時空(time space continuum)。以此觀點來看,「過去」、「現在」與「將來」都是永恆存在的,我們感覺到的時間都只是我們自己主觀的幻覺。愛因斯坦在一個朋友死後曾說道:「他比我早一點點離開了這個奇怪的世界,這件事一點意義都沒有,因為相信物理的我們知道,『過去』、『現在』與『將來』都只是人類頑固不化的幻覺。」[21]
因此,「死亡」的人不是消失了,他們永恆存在於與「現在」的你不同的時空,而你稱這時空作「過去」。所以,當一天你突然在想過世的爺爺去了哪裡時,你可以說:「他沒去哪裡,他一直都在1930-2000年裡,我也在這當中的某些年裡永恆地陪著他。」如此想來,發生過的永恆存在,只是身處2017年這個時空(或你在讀這篇文章的時空)的你看不到而已。正如哥倫布發現美洲前,美洲一直都存在,只是歐洲人不知道而已。當有一天時光機被發明出來,你乘搭時光機去到他所在的時空,你就會知道:「原來你一直都在!」。
以看電影作為更具體的例子:你把「阿飛正傳」看完了,但裡面的角色不會消失,他在電影內所呈現的就是它完整的樣子。你也可以不斷重看,裡面的內容也不會改變,永遠存在;你過世的親人或朋友的人生也一樣永遠存在。其實,即使我們沒有時光機,也有一個方法可以略略探訪在過去的時空的亡者,這個方法叫作「回憶」。
這不叫逃避現實(誰的現實?),這叫做「換個角度看」的事實。
心理上的適應
即使知道逝去的人沒有過得不好,也沒有消失,在生的人仍然可能會因捨不得死者而悲傷。
這種不捨之情,需要一點時間慢慢適應。正如小孩第一次上學時可能會捨不得父母,或父母捨不得小孩,但知道這是必須經歷的生活體驗,久了也就適應了;又如畢業時會捨不得同學,但知道畢業後大家總要各奔東西,久了又適應了;孩子長大後搬離父母,一開始會不捨,但知道這是人生必經之路,久了又適應了;朋友移民外國,覺得不捨,但知道大家有各自的生活,久了又適應了;以死亡的方式分離也一樣,但知道這是世人必要的旅程,他也沒有過得痛苦,也總會慢慢適應。
美國心裡學會指出,失去親密的人悲傷的程度,多會隨著時間而漸漸減少[22]。他們提出了五個緩解的方法—1.與別人分享死者的在生的故事、2.接受自己的情緒,例如要知道悲傷、憤怒、煩躁、 心力交瘁等都是正常的反應、3.好好照顧自己與家人,要有正常的飲食、足夠的運動與睡眠、4.幫助有類似困難的人、5.找些方法紀念死者,例如為死者做些他會想做的事情、裱起有死者開心回憶的照片等[22]。
生活上的調整
與死者分離會使人憂傷的部份原因,是因為暫時擺脫不了過往的慣性—生活上的和心靈上的依賴。例如可能他以前每天陪你走路吃飯睡覺聊天,現今只剩你一人做這些事情,未免會感到悲傷。
這時可以反過來想想,我們誰不是獨自一人來到這個世界的呢?我們本來就只有一個人,甚麼都沒有,不需要為「現在」他不能陪著你而悲痛,反而該為他在「過去」有陪過你而感激。
現在,你可慢慢嘗試再次尋找適合你的新生活。例如,可以換個環境;改變家中的佈置;發展新的嗜好;如本身沒有工作的,可以找個喜歡的工作;學個新技能;交些新朋友等等。不知不覺地,你將會回到正常生活的軌道。
如感到一直無法從悲傷中走出來,或生活上有無法解決的困難,可以尋求社福機構的協助。
為死亡作好準備
當我們克服了對自身死亡的恐懼,剩下的就是對自己死後身邊的人的擔憂,及對身邊的人可能會死去的恐懼。在我們仍然在生的時候,就應該開始為這些時刻的到來積極地作好準備。
生活方面
假如你是家中的經濟枝柱,請確保一旦你死亡,家人仍然會有足夠的收入。例如必須知道除你之外的家人也有賺錢的能力,或你的保險足夠他們的生活所需。當然,也要告知他們你買了甚麼保險、保單在哪裡、出事要找誰等;假如你是家庭主婦/夫,也須確認其他家人也學會獨立生活的能力,例如基本的清潔、煮食技巧、換燈泡、洗衣服等等生活雜事,都事前確認他們能不能自我打理,又或者有人照顧他們。
心理方面
為了不讓自己可能突如其來的死亡使身邊親密的人慌亂無助,我們可以與親密的人一起學習死亡、認識死亡、作好對死亡的準備。這樣,即使你突然死亡了,身邊的人也會對將發生的事情有個心理準備。
例如可從小就教育孩子死亡是人生正常的歷程,就如花草會生長也會枯萎一樣;也可以與他們討論萬一你死了,他們的監護權要給誰;可以與家人先討論你想要怎樣的喪禮、如何處置遺體等;也可預立遺囑,指定如何處理遺產、如何處理你的身後事。
當大家都對死亡有正確的認識,而且你的一切都有交待好,即使你突然死亡了,身邊的人也會對將發生的事情有個心理準備,不至於慌惶無助。
小結
聖經不必是唯一對死亡的恐懼的解決方法,世上對於這課題的材料多不勝數:民間及宗教對於死後世界的說法,加上世上瀕死經驗和輪迴的案例,似乎都指向人死後意識是不滅的。即使無法相信這些沒有確實科學証據的說法,以科學加上哲學的看法,也可得出「死人」不會很可憐、及存在過的人永恆存在的觀點。這些雖然都可解決對死亡本身的心理恐懼,但在務實層面上,為了身邊的人,也該好好為死亡作出準備,例如做好生死教育、討論身後事等。
分享文章
回目錄
參考資料 / 伸延閱讀:
Heaven and Hell, According to Various Religions
Near-Death Experience Article Directory
註
[1]Heaven From Wikipedia.web.2017
[3]K.SRIDHAMMANANDA.佛教的天堂和地獄的觀念.web.2017
[4]施諾.死後可幹的事(一).有人寫字.2014.web.2017
[5]施諾.死後可幹的事(二).有人寫字.2014.web.2017
[7]GIDEON LICHFIELD . The Science of Near-Death Experiences. The Atlantic Monthly Group.2015.web.2017
[9]珍.羅伯茲.王季慶譯.靈魂永生.賽斯文化.2010
[10]輪迴.維基百科.web.2017
[11]施諾.尋找前生的故事(上).有人寫字.2014.web.2017
[12]施諾.尋找前生的故事(中).有人寫字.2014.web.2017
[13]施諾.尋找前生的故事(下).有人寫字.2014.web.2017
[16]The relativity of space and time.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Gravitational Physics.web.2017
[20]Stephen Hawking.Space and Time Warps (Public Lecture).1999.web.2017
[21]Albert Einstein.Albert Einstein > Quotes > Quotable Quote.web.2017
[22]Grief: Coping with the loss of your loved one.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.web.20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