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圣经
[网友投稿]
文:前基督徒HY
上载日期:2008年1月5日
分享文章
《致「令人战栗的圣经」网站总编辑:
很高兴香港有「令人战栗的圣经」这网站。因终于有较清醒及客观的见解去抗衡唯我独尊的「基督教」。 本人以前也是基督徒,但就是没法像其他基督徒般那么『听话』。皆因我看见教会太多不合理的制度及无谓的束缚。
我认为整个基督教组织可用「国王的新衣」这童话故事来比喻。我就是不信没有基督徒看出圣经裹的漏洞。只是很少人够勇气像「国王的新衣」裹的小孩般站出来指出基督教就像没穿衣服的国王般愚昧。这也难怪,因基督徒总是相信一刻承认自己是信徒便得信到低,半途而废怎下得了台。还要被扣帽子,被批判为「叛教」。对于教牧及神职人员,可能他们对于圣经以下这段经文还是心存恐惧:启示录32:19「这书上的豫言,若有人删去什么,神必从这书上写的生命树、和圣城,删去他的份。」若实际一点来说,他们还不是怕丢了饭碗。若圣经被评定为二级不雅,所有靠圣经权威维生的行业,如牧师、学校的圣经老师及传道人等不是要失业了吗?
综观圣经有以下之盲点:
-
以恐惧掌管人心—
正如圣经新约希伯来书10:26 提到「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、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。惟有战惧等候那烧灭敌人的烈火。」圣经旧约亦常提及崇拜偶像的会遭不测。在旧约或新约早期那时代,因民智未开,用恐吓方式去管理人民也无可厚非。但在这高举民主的廿一世纪,信徒还受制于二千多年前的「老规矩」,那未免可笑。
-
以惩罚控制行为 —
使徒行传第五章便提到信徒亚拿尼亚因私自留下几分卖田地的金钱,其余的拿来奉献给教会,被责备欺哄圣灵,后来更仆倒断了气。在这里必须提到当时信徒之财物是不分彼此,各人都将自己的财物献给教会,再按各人需要分给大家。话分两头,若现时的教会能效法这一种「凡物公用」的生活模式,那该多好!贫富差距也不会那么严重吧。
但另一方面,用惩罚来控制行为已一般被心理学家认为不及用鼓励来得有效。反而容易将焦点放在负面行为上而继续犯错。
3.是非黑白太分明
圣经有耶和华及撒旦之对比、便有天堂及地狱之对比、更有绝对光明及绝对黑暗之对比 。那么继之而来便是美与丑的对比、高与低的对比、成功与失败的对比。因为有以上之比较,判断心便会生出来。这便解释到为何基督徒经常喜欢批判其他宗教或思想。但同时亦容易招惹批判,因你用什么量器量给他人,他人便用什么量器量给你。
我认为那么多人信基督教皆因以下原因:
-
将基督教与西方社会之物质文明挂钩:
很多人以为近代西方社会之所以能够比东方文族较富裕,皆因有基督教的积极前进思想推动。但实际上西方社会也同时受到古代希腊文化及哲学所影响,比如西方社会所重视的关于「爱」的观念,便是源自希腊哲学里的Agape Love。因此可能是西方之物质及科技文明带动了基督教得以被广泛地传扬。
-
需要一个有势力的团体来维持一种安全感:
信奉宗教无可否认能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寄讬,尤其是一个如基督教般有庞大组织力的宗教团体,申请入名校或老人院也方便很多。认同于一个群体又容易产生一种归属感,起码有一群善良的朋友作伴。
其实基督教最缺乏一种方法引导人去亲自接触神。因此当我看到「与神对话」(Conversations with God by Neale Donald Walsch) 这书时便真个欣喜若狂。因为此书正是提及我们也可以直接与神沟通。而且神更是喜悦我们创造自己的人生,其中亦提到我们根本无罪,一切罪咎感即时消失。这才体现到基督教当初自天主教分别出来的目的,就是摆脱教会作人与神之间的中保,亲自掌握与神的关系。出于同一作者的另一本书Communion With God 更指出所谓「罪」其实是来自于十大Illusions, 包括Illusion of Separation, Illusion of Superiority & Illusion of Insufficiency.。希望各位「离教者」能从以上书籍中从新理解真正创造者的性情,其实与基督教塑造出来的出入极大。关于以上书籍的作者在美国成立的组织的动向,可参考以下网站:www.conversationswithgod.org
三年前Conversations with God 的作者 Neale Donald Walsch来港时本港曾有一Study Group成立,为的是深入研究这本书。但后来此Study Group又停止了运作。若各位研读过以上书籍认为可深入讨论,可再研究实行Study Group的可行性。
前基督徒HY谨启
二零零七年五月二十日
*本文为网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
分享文章